佛教文化
  • 苦禅洞
  • 靠山观音
  • 参禅路

      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,明朝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》一书有记载。

     《西游记》中五行山的来历及孙悟空如何被压于五行山是这样叙述的:桀骜不驯,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翻掌一扑,推出西天门外,将五指化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无座联山,唤名“五行山”,轻轻把他压住。如来佛祖抽出“啊嘛呢叭咪吽”六字金贴贴在山顶一块方石上,即生根合缝。随即如来与二尊者出天门外,念动真言咒语,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袛,会同五方揭谛,居住此山监押。

      五行山于王莽篡政时降落凡间,后大唐西征定国改名两界山,悟空与公元8年被压于五行山下,到公元627年被唐僧救出,大约在山下619年。

      苦禅洞是孙悟空当年被压五行山下修禅练功的地方。洞室窄小,仅容一人有余。日久年深,随风雨剥蚀、生死荣枯,洞口周围已没有了荒草杂藤,但经六字真言覆盖,山体生根合缝的痕迹还依稀可辨。



  一千五百多年前,孙悟空就是在这里被如来佛祖座下第二大弟子、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看管,以佛教净土宗最有名的《无量寿经》和《阿弥陀经》为主,每日口诵佛号,参禅打坐,养心静性,加之对世事轮回的戡破,而逐渐脱离俗念,走向佛家境地的。五百年的苦修,五百年的定力,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。五百年后,孙悟空经菩萨点化、保护唐僧一路西天取经,最终得道成佛,与他在禅洞中的苦苦修练是分不开的。可以说,五行山苦禅洞,赋予了孙悟空第二次生命。


 


 

 

 


        话说五百年过去了,观世音菩萨肩负如来佛旨到大唐寻找取经之人,这天路过五行山下听到孙悟空的叫声便前来点化。为了让这只令人头疼的猴子彻底明心净性,皈依佛门,便进一步超度与他。观音菩萨每到出道之日就是每年六月十九日,必来给悟空念经诵佛,劝其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因为菩萨每次诵经都靠着山壁,时间久了,就把身体凹陷了进去,他的身影却永远留在了石壁上。后人为了纪念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,故起名叫靠山观世音菩萨。每逢初一十五香火缭绕,香气满山,现在杨氏兄弟又为菩萨重塑金身,还原了观世音菩萨佛像。



       如今,当你沿着参禅路,阅过十二因缘,款款步入仙山“悟境”,便会受到佛的熏陶。你可以戡破“六道轮回”,习染“修行标准”,参悟“佛经内涵”,细品“经典语录”,在佛的示现中,修身养性,觉悟佛理。如果你虔心向佛,苦心修练,口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还可以跳出三界外、不在五行中,在佛的接引下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参禅路沿途“十二因缘”

过去二因:
无明过去烦恼的总称,以痴为体,以迷暗为本性,由此无明妄动,众生就轮转世间,故为生死之本。
行造作之义。即依过去的无明烦恼,发动身语意三业,而造成罪、福、不动诸业。
现在五果:
识为初入胎识,即由过去惑业动力,遇缘托胎,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。
名色为胎相的完成,名是精神,色是物质,即组织有情的要素,胎相初成,六处未圆。
六入为六根完具位,示名发毛爪齿位,谓于胎中,由名色渐次增广,因此诸根具足。
触即觉触,为认识之开始,谓出胎后与境相触,生起认识,但还不能识别境界苦乐。
受为领纳,即情绪作用,就是说触对外在境界时,生起苦乐爱舍的感觉。
现在三因:
爱以染著为义,由受而来,于乐爱合,于苦爱离。
取驰取追求之义,由爱而来,即由种种之执取,于是三业繁兴,而集成未来身心之苦。
有存在之义,谓由爱着驰取之不已,发为纵我役物之行,而构成潜在业力,感后有报。
未来二果:
生指未来受生,即由能生身心之潜在业力,而于六道及四生中受生,完成未来之新生命。
老死为身心演变的必然结果,未来之世,既然受生,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与之俱来。 

总结:

一切众生和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:由无明而起行,由行而有识,由识而展开名色,由名色而生六入,由六入而感触,由感触而有受,由受而生爱,有爱而执取,有取而造业,由于业而有生,有生即有老死。人世间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,流转的主体是苦,由这个主体展开,所以有生老病死的现象。







分享到:0
 地址: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南庄  电话:0310-3881988   Copyright © 2020 太行五指山景区  All Rights Reserved. 冀ICP备10009582号-1  站点地图